——来自今日头条,详细: https://www.toutiao.com/i6598412776241103363/ 【摘要】2018年9月6-9日,由亚太类风湿协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十届亚太类风湿协会联合会(Asia Pacific League of Associations for Rheumatology Congress,APLAR)在中国台湾高雄召开,这是国内最高规格的类风湿学年度会议。上海强直医院类风湿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黄忠荣教授带队参加了大会。 届时,APLAR主席日本京都大学KAZUHIKO YAMAMOTO教授、中华医学会类风湿学分会主任委员曾小峰教授、亚太类风湿联盟(APLAR)前主席栗占国教授等世界各地类风湿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大会并发表年度会议重要讲话。 2018第20届亚太类风湿协会联合会现场 “我国类风湿学的研究与日本、澳大利亚同处一个水平,甚至某些方面比他们还要强。”中华医学会类风湿学分会主任委员曾小锋说,自1998年起加入亚太类风湿学学会,国内类风湿学的部分细分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目前,中国类风湿专科医院正以蓬勃之势沿着规范之轨良态发展。 会上,黄忠荣教授、任鸿军主任、陈付彩主任受邀,分别就各自的研究方向“无菌性炎症与关节滑膜相对应发展病理研究”、“局部联合全身规范诊疗之三级治疗策略”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调节研究”为题做了大会发言,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类风湿关节炎是进展性疾病,具有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治疗力求早。在发病前3年内,主要病变是关节滑膜炎症,此时的治疗效果极佳。随着病程的进展,软骨和骨质逐渐被侵蚀,病程在3年以上致残率高达75%以上,这时治疗难度相对增大。”亚太类风湿联盟(APLAR)前主席栗占国教授、上海强直医院黄忠荣教授介绍说。由于患者对类风湿这类类风湿的认知程度较低,不重视,再加上诊断不科学,临床诊断延误、治疗不当等现象十分常见;传统单一用药也存在只缓解症状、治标不治本以及起效慢、副作用大等缺点。而通过现代局部联合全身专项技术综合强化治疗,可帮助患者监控病情,阻断病情发展,保护关节,使患者回归健康生活。 亚太类风湿学学会的前身是东南亚太平洋地区抗风湿联盟,1963年成立于悉尼,是国际类风湿学会联盟的附属组织。1988年,改称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类风湿协会联合会。由亚太地区各国类风湿协会组成,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类风湿学专业机构之一,今年会议以“亚洲可持续性类风湿”为主题,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类风湿学学术会议。会议聚集了国内外类风湿及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介绍国际相关领域最新进展,展现本年度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是风湿科医生学习交流的国际平台。 一年一度的亚太类风湿会议,是展现中国类风湿诊疗实力、服务与医疗文化的良好时机,是融合国际先进理念,更深层次提升上海强直医院类风湿诊疗新进展的时机。目前中国风湿科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从类风湿诊断和治疗水平来说,与国外没有太大区别。未来,我们还将与欧美地区等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类风湿诊疗合作交流,把我们的先进诊疗理念和技术带向世界各地,造福全球更多类风湿患者。 中国类风湿专科医院品牌、及规范诊疗理念走向国际,是未来类风湿领域发展的一股红色势力。致力于类风湿疾病研究与诊疗,是上海强直医院医务人员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